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在瑞典举行。2015年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日前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再次助推青蒿素和中医药成为世界焦点。近期有关“青蒿素抗癌”的话题引发部分争议,光明网记者就此采访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青蒿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桥。以下为采访实录。
?
青蒿素研究不断深入,抗癌成果可期
?
青蒿素是中医药的精华之一,来源于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最早的医学综合书本《黄帝内经》有着几千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在我们还没有发掘出来之前,青蒿素应该是高效低毒的药物。然而在研制以前,也有人否认这种看法,认为如果是一种抗效药的话,必定是高效又高毒的,抗效药的有效必须有氮原子。结果我们研制出的青蒿素既没有氮原子又是很低毒,这样就把过去的观点给突破了。
在古代,青蒿素是单药,目前还有很多的复方。我们的复方还可以通过临床进行精省到几味药,抗病毒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好。比如说抗心血管的药,复方如何精省和提高疗效,这是一种思路。如果到了一定程度,好像青蒿一样,就是用单药来提取它的有效成分,也是一种模式。沿着青蒿素的模式,我们正在研制新一代复方青蒿素,既用单药提取的路子,又用复方不断提高组成新的疗效。
中医药蕴藏不少的精华,还有待发掘。不仅是发现青蒿素,将来还有可能发现抗癌症、抗病毒的青蒿素来。
?
青蒿素已经为抗疟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如果要研制出一种治疟疾的新药,那需要很多单位的合作。过去有几十个单位,500多个科研人员共同研制开发,经过很多工序,各个学科互相配合,经过临床检验合格后,才算完成了药物的研制。
这次获奖是迟来的诺贝尔奖,中国的青蒿素已经挽救了全球千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于中医药来说,发明青蒿素获得诺奖,既来源于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也来自“五二三”项目。
?
坚定走中医与现代医药相结合之路
?
说中医是伪科学只是少数人的偏见,我们管不了那些。政府对中医事业的支持还是很大的。目前我们有好的条件进行中西结合的研究、临床的实践,各地方都有中医学院、中医院,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要多做实事,拿出成果来证明。例如,我们一直在做抗肿瘤、抗病毒药的研制,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检验都有所突破。
我不同意青蒿素是以西医技术标准从中草药中提炼而成的说法。准确讲,这是通过包括中医在内的现代医药技术提炼而成的。青蒿素是中医药的精华之一。在中国医药管理上没有“西药和中药”之分,只有“化学药和中药”。中医必须与现代医药结合,青蒿素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
(光明网记者 王锦宝)
栏目简介
《“五老”评热点》是光明网最新推出的一档有声互动节目,聚焦当前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中的热门话题,邀请“五老”(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授、老模范),以“有声评论”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深入解读。
往期回顾
联系我们
如果您也是“五老”中的一员,愿意与网友分享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欢迎将您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发送至wulao@gmw.cn,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来信。
栏目策划:光明网理论部